近日,以“推动绿色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集中展示技术装备,搭建产业供需对接平台。

当日下午,作为大会主题论坛之一—— 河湖生境改善暨生态恢复主题论坛如期举行,行业专家共同解析从消除黑臭到生态恢复有多远?如何改善水体生境、促进水生态系统完整性恢复?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余增亮、冯慧云团队带来了一种“底泥洗脱生态修复技术”。

冯慧云介绍,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定义,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的气味的水体统称为黑臭水体。水体产生黑臭的原因很复杂,有外源污染、内源污染、水动力不足等因素。外源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与冲刷等途径进入水体,大部分沉积在底泥表层并逐渐富集,在温度升高或水动力作用下向水体释放,导致水中污染物浓度升高和水体透明度下降,使得水体很容易产生黑臭。因此,底泥处置就成为污染水体生境改善和水生态修复的关键之举。

冯慧云说,针对河湖底泥沉积污染结构、分布及释放特点,团队提出物理分选移出可悬浮颗粒、原位构建无机大颗粒覆盖层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表层底泥物理分选及转移其中的有机质和可悬浮颗粒物,优化底泥表层结构和改善泥水界面微生物生境,着力提高水体透明度,满足沉水植物自然萌发、生长的条件,促进以太阳能为主要驱动力的水生态完整性修复。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首席专家王浩曾形象地将这种技术比喻为“淘米”技术,“给污染的河流洗澡” 。

该技术研发以来,先后应用于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排洪河、北京凉水河13km重污染段、日照泻湖、山东胶州桃源河等污染水体治理,均在短期内使水变清,3至6个月内沉水植物恢复性生长,水质从黑臭或劣V类提升到III至IV类,半年至一年时间内沉水植被基本形成,实现了黑臭水体生态系统完整性修复。

据悉,余增亮和他的学生们自2003年以来致力于湖泊及城市富营养化水体研究,先后发明了控失化肥、蓝藻磁捕、底泥洗脱三大技术,初步形成“标本兼治”的技术体系,其中蓝藻磁捕和底泥洗脱技术由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工程化及推广应用。目前,蓝藻磁捕船已在巢湖、太湖、滇池等开展除藻应用。


关键词: 底泥洗脱生态修复技术亮相中国新环会           

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专营 技术背景 蓝藻磁捕 底泥洗脱 技术专利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0551-65360982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雷克环境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