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王焰新考察洪湖底泥洗脱生态修复试验项目

2024-12-05  来自: 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55

12月3日上午,中科院院士、水环境治理专家王焰新考察洪湖底泥洗脱生态修复试验项目,充分肯定项目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的显著成效,称赞底泥洗脱是河湖内源污染治理重大创新,是洪湖生境修复、生态恢复有效技术,应当予以大力推广。

中科院院士 

洪湖是湖北一大淡水湖,是江汉平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生态屏障,也是长江中下游具代表性的湖泊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区域之一,享有“湖北之肾”美誉。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废水、水产养殖尾水及生活污水汇入,导致洪湖水体富营养化日趋加重,湖水长期处于Ⅴ类,沉水植物几乎消亡,生态状况不断退化,多次被生态环保督察点名整改。11月初,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公司联合雷克环境在洪湖张大口河选定5万平米水域开展试验示范,通过底泥洗脱、泥水共治,有效去除底泥有机质和水体悬浮物,着力提高水体透明度,促进原生沉水植物复苏、繁殖,最终实现以太阳能为驱动力的生态完整性恢复。经过20天的连续洗脱,水体透明度由治理前不足10cm提高到35cm,效果十分显著。

中科院院士 

王焰新院士仔细察看治理现场,详细询问底泥洗脱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和治理效果,并饶有兴趣地听取工作汇报。当得知底泥洗脱设备以“淘洗”方式去除水体悬浮物、提高透明度、促进沉水植物生长,成功实现内源污染削减和水体生境修复技术耦合时,他兴奋地称赞:“这是河湖内源污染治理的重大创新,是水生态恢复重要基础性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中科院院士 

王焰新院士指出,洪湖是典型浅水型湖泊,平均水深仅有1.34米,大量胶体颗粒在风浪、水流和鱼类扰动下长期处于悬浮和再悬浮状态,导致湖水透明度低、光照强度弱,沉水植被难以恢复,这是洪湖生态退化、水质下降的症结所在。传统的清淤、疏浚不仅降低了湖床高程,而且难以去除水体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底泥洗脱为实现洪湖科学治理、有效治理提供了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期待试验示范区早日呈现水质清澈、水草丰茂的生态美景,为洪湖生态治理提供成功示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Bz_OU2qVW1J5AQ-96pzSQ

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专营 技术背景 蓝藻磁捕 底泥洗脱 技术专利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0551-65360982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雷克环境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