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游敏调研底泥洗脱生态修复试验项目
2025-09-03 来自: 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39
9月2日,洪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游敏赴洪湖底泥洗脱生态修复试验项目现场调研指导,深入了解底泥洗脱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治理成效,认为该技术为洪湖内源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难题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新路径。他强调,要扛牢政治责任,强化问题攻坚,坚持科学施策,加快推动洪湖流域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
“一曲洪湖水,美名天下扬。”作为湖北省一大淡水湖,洪湖不仅是江汉平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生态屏障,也是长江中游地区水源涵养的关键枢纽,素有“湖北之肾”的美誉。然而,受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废水、水产养殖尾水及生活污水汇入影响,洪湖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水质长期处于Ⅴ类,沉水植物近乎消亡,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多次被生态环保督察要求整改。
去年11月初,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公司与雷克环境合作,在洪湖张大口河5万平米水域开展底泥洗脱试验示范。经过雷克环境不懈努力,项目共移除细颗粒污泥1844立方,底泥有机质含量由治理前101.79g/kg降至52.89g/kg,去除率达48.08%;底泥粒径中值由39.45μm增至90.08μm,增大了1.28倍;水体透明度由不足10cm提升至55cm以上,水质由Ⅴ类改善至Ⅲ类,沉水植物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示范区内沉水植物生长茂盛
▲示范区内水质清澈
在现场考察中,游敏一行仔细察看了水质改善和植被恢复情况,对项目治理成效给予充分肯定。项目负责人朱少熹介绍,底泥洗脱是针对河湖内源污染结构和释放规律提出的创新理念,通过“淘洗”方式科学去除底泥有机质、氮磷营养盐及水体悬浮物,大幅提高水体透明度,构建稳定的泥水界面,为沉水植物生长创造必要的光照和基质条件,促进沉水植物复苏、繁殖。“洗脱过后,菹草、野莲等原生沉水植物开始大面积自然萌发。今年春季,我们又人工补种了苦草、轮叶黑藻,进一步加速了生态恢复进程。实践证明,这项创新技术为河湖生态的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游敏听后频频点头,要求认真总结成功经验,适时扩大应用范围,确保治理成效经得起检验,为后续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示范区内治理成效显著
游敏指出,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以更高站位强化使命担当,锚定“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长短结合,全力推动洪湖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推进突出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坚持科学治理,尊重自然规律,统筹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探索低成本、可持续的生态恢复路径,不要高投入、“盆景化”的治理模式;要坚持长效治理,兼顾“当下改”与“长久治”,努力重现“洪湖水,浪打浪”的美丽生态画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OjrTOVnDiEjm8PB_c0wtA